1940年6月18日 “ 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标志着“法国”运动的开始。“——戴高乐 1940年6月18日宣。
1940年5月10日,对法国发起闪电战,短短一个月,德军就突破了法国所有重要防线,近一半法国国土沦陷,为了英法联军,敦克尔克大撤退行动正式开始, 法国下达主要任务是,外线的坦克第一装甲师残部,跟英国阻击部队最大限度的拖延德队快速突进, 当时英国手里并没有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能够抵抗法国闪电式的进攻,当时法队临时可以凑齐,坦克装甲力量, 只有4辆夏尔B1坦克,和索玛S-35坦克4辆,2两辆B1-bis型,其中大多数还是从战场临时抢修残破坦克。 就这样在敦克尔克港口外围组成一道临时防线是法国轻型坦克:
其拥有一门47毫米SA34火炮,2挺7.5毫米机枪,最大装甲厚35毫米,重量13吨,有一台雷诺4缸45马力汽油发动机,速度18千米/时,3名乘员当时法国生产160辆其中152辆参加法国抵抗闪电战中,其主炮理论上可以打击任何当时的一切装甲力量。但机动性的明显不足。
索玛S-35坦克是当时法国装备的性能最好,反坦克实力最强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S-35坦克战斗全重将近20吨,乘员3人,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20毫米,防护效果相当不错。S35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最高时速48公里。 当时德军装备的三号H型坦克,其50毫米主炮性能上站一点优势外,其装甲防护能力明显处于劣势,但三号坦克前期的H型坦克的主炮,如果想正面击毁索玛S-35坦克,难度常大必须400米内才有完全击毁的可能,但索玛S-35的装备的主炮47毫米L/40加农炮,可以在任何角度给于三号坦克严重打击。索玛S-35坦克外型装甲弧度,并不是像三号坦克那垂直的装甲。 但是由于法国对坦克的战略利用思想,比法国整整领先一代,这是“法国战役”中,法国惨败的原因之一。
1940年法国的B1-bis型重型坦克,是当时世界,唯一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实战的重型坦克,其正面装甲60毫米,两侧装甲50毫米,战斗全重30吨。 武备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在车前方还有一门75毫18L分倍的榴弹炮,其威力巨大理论上,直射命中,可以直接击毁30毫米装甲。此型号坦克,当时德军还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够正面打击,该型坦克,除非用88毫米高射炮。 但此型号坦克只有一缺点就是移动速度慢,常常在混战中,被士兵迂回包抄。 但其战斗能力对德军而言常的。
最终在英法组成阻击前进的部队,完成任务,在法国坦克的伏击下,先头侦查部队几乎被全歼,而德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进攻也人困马乏,终于在敦克尔克的外围停下了脚步。 法国于1940年6月22号签署了停战协议,读者们可要看清楚,很多人对法国的历史误区就在这里。 法国签署的是停战协议,就是双方已经战领的领土边界进行停战,整顿,暂时停止大规模军事冲突,称之为停战协议。 停战协议并不是投降书。 法国在整个二战中从未有过任何官宣言,宣告投降。 说到底法国的停战协议,跟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一模一样。
1940年,法国前往英国的士兵只有3000, 1941年法国正规军扩建的正规军7万,1942年12万,一部分前往了英国,泰国,印度,参加对日战争,1944年法国诺曼底登陆战中法国不宣而战,加入战斗的士兵,多达8万多,解放法国后,法国参战人数,达到55万人,第一支抵达莱茵河的部队 是法国法军第2非洲猎骑兵团还是第一支抵达莱茵河的盟军部队,时间为1944年11月19日。 到战争结束法国参战人数高达125万人。
法国出色外交技术,彻底了,在战争最艰苦的时刻,避开主力进攻锋芒,为法国赢得喘气时间,法国的一位哲学家说过,“我们松开了拳头,并不意味得着放弃抵抗,当在次握紧拳头时敌人将防不胜防,一击而中,其拳头的力量也将更加有力,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