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俄罗斯世界杯中国足球队没去参赛,但各种“国足”消息仍不绝于耳,很大部分是吐嘈和调侃,有的话语真是很激愤很难听。但其实如果“国足”真的能被骂好,那早就变超级强队了。
“国足”成绩没有达到老百姓的期待,但很多球员收入高的超出老百姓的想象,那激起很多老百姓的不满也很好理解。
“其实有足球看就可以,未必要看国足”已经是不少老百姓的了;花那么多钱搞足球成绩还那么差,有些老百姓其实是有的。
“国足”现在能做的也许就是好好踢球,力争达到老百姓要求,其他方面就尽可能低调些吧。实际上,不满也好、调侃也好,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很多老百姓对“国足”还是有很深的感情,他们也想有生之年好好为“国足”痛哭一次。
实际上国家足球队通常情况下是解散而不实体存在的,而且离开任何一人都可以,只是有赛事任务才集训成为国家。
当参加此次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和工作人员名单最终确定,才成为此次赛事的国家队,基本上不存在长年的国家足球队。
像欧洲那些国家足球队普遍集训时间都不长,最长是界杯期间,一般能达到一到二个月,像世界杯预选赛这种重大赛事,也一般是在联赛间歇期,集训1-2周比赛。
欧洲足球百年高水平发展有两点做法挺有意思:第一先“私活”(为俱乐部效力)后“公活”(为国家队效力)而不是先“公活”后“私活”;第二系统以赛代练而不是长期以练代赛。
中国国家足球队简称“国足”,也往往采用集训制,为了备战国际赛事会在联赛间歇期集训,但中国足球协会比欧洲足球协会操心更多、管理更大,可以调整联赛为国家队备战服务,所以,“国足”有时集训相对更长。
但在没有征召到国家队前,任何一个球员都不是国家队,过去的国家队未必就是现在的或未来的国家队,不同赛事的国家足球队肯定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网上开骂“国足”,竟然有人来应答,真是挺搞笑,因为“国足”界杯期间好像并没有集训。
中国足球从这届世界杯能学到什么呢?肯定很多,比如从球员培养、国家队备战、科技服务、更新等等。
很多人认为,国足不仅“白斩鸡”,还“没文化”,是他们成绩不行的最主要原因。但您认为把“白斩鸡”练成“腱子肉”,把“没文化”教成“有文化”,他们就行了吗?
欧美足球运动员其实从小就踢球,很多都没有系统的接受文化教育,文化水平其实也比较低,他们知道的最多的文化就是足球和教。
千万不要认为体能训练和文化教育能彻底改变“白斩鸡”,只是让他们变成更强壮的“鸡”而已,不能将其突变成“狼”。
如何变成足球场上的“恶狼”(因为对手都似“恶狼”甚至“猛虎”)?那得从小就发现“狼”,8-12岁是成“狼”的关键时期。
除了加强联赛建设、国家队建设、科学训练这些加强“国足”的老生常谈话题外,我们这里也要杂谈几点从俄罗斯世界杯带来的思考,如何从可行性和可能被忽视的角度出发培育足球“恶狼”,接受大家,希望对中国足球系统水平的提升有益。
1、 注意力从中超和国家队适当下移,加快建设低级别足球联赛,让制度和市场成为各级别足球联赛人才涌现的机制。
众所周知,欧洲足球联赛水平世界最高,五大联赛是欧洲最高水平的联赛。没想到世界杯走到最后的队员主要还是来自皇马、巴萨、马竞、利物浦、曼联、曼城、热刺、切尔西、巴黎、尤文等欧洲五大联赛的俱乐部的“老面孔”,其中最主要还是英超和西甲的球员,这与英超、西甲近十年来在欧洲赛场的强势一致。
更多的队员能够在高水平联赛上场,国家队水平往往也高,可以说,搞好国家足球联赛是足球强国必由之。所以,很多人很自然的会认为,只要搞好国家足球联赛、抓好国家队级别各种比赛(正式的或热身的或陪练的)就能提升国家足球水平,这也是中超这几年发展火爆、要组织国家队参加中超或到欧洲低级职业联赛比赛等现象的原因,实际上这里存在认识偏差。
欧洲五大联赛均有上百年历史,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几次经济危机,发展非常成熟而且融为一体,产生和吸引着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不仅可以证明自己价值,更可以实现自己足球梦想。
这种联赛水平是建立在厚实的高水平球员产生和竞争淘汰上的,规范化、法制化、化、系统化是基本特征。
中超和国家队近十年来也请了不少高水平大牌外援、不少世界级名帅,虽然看到某些俱乐部有一定亚洲成绩,但并未看到有几个国内球员跟着茁壮成长,并未发现国家队成绩的显著提高,所以,“面子工程”这条是有问题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里子问题”没解决导致“面子”很薄。
中国足球成年队员的水平有限、可塑性不高,往往突然冒出来一下就是巅峰期,即使有大牌的教练长期指导,即使有大牌外援持久陪练,也没有发生根本提高,还容易产生依赖性,缺乏性和创造性。
这实际上很可能根源于青少年时期接受的足球训练已经挖空了他的潜力、固化了他的水准,而后续队员产生和发展的太慢。
这是中国足球联赛缺乏严密系统性的根本弊端,在缺乏系统递进基础上的足球发展往往浮于表面超级联赛或高端的国家队比赛,触及不到女人痣面相图灵魂。但这样见效似乎快,也倒是与某些急功近利的心思不谋而合而具有相当市场。
发展系统联赛要处理的问题大,要见效的时间长,要投入的精力大,若没有扎实的机制保障,仅凭一腔热血肯定做不长。
其实要搭建联赛系统,就是要发展各级别联赛,特别是低级别职业联赛、业余联赛、学校各年龄层联赛,并将各体系贯通。
青少年其实大部分在学校,现在国家“校园足球”运行的风风火火,但学校足球联赛、学校联赛与职业联赛的贯通还处于论证起步的普及阶段,而高考指挥棒、家长要干预和学校求安稳“三座大山”当前还似学校足球发展现阶段难以逾越的。
学校足球现在面临的深层主要矛盾是如何协调好“校园足球”与高考或“成才”的关系、如何提升家长对孩子踢球价值的认同、如何加强学校足球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这三大方面如果不根本调整或变化,别看“校园足球”现在风风火火,实际上很多是变了形式的“足球操”而已,典型的比如训赛少对抗、小负荷、被动练、玩一玩等等。
综合看来,中国足球联赛现在短时期内重点还得主要考虑在竞技体育系统内更可行的方案,即在职业联赛框架下,重点应该加强中甲乙丙职业联赛(16岁以上)、各俱乐部二三线岁)联赛、各体育局足球后备人才(8-14岁)联赛的系统规范顺畅建立,让厉害的球员能够从年轻的时候顺利快速冒出来而进入高级别联赛。
要彻底改变靠人选材的弊病,让制度和市场成为低级别足球联赛人才涌现的机制。低级别联赛发展起来了,低级别与高级别联赛的衔接和沟通才会更顺畅和高效,让联赛的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深入骨髓,提升整体足球联赛形象、吸引力和价值。
“钱多”将队员送出去可以,但只有送出去后还能真正在欧洲联赛踢的上比赛、能立足的球员,才有送出去的价值。
送出去尝试不少,可惜目前还没有几个真能在欧洲站稳的,虽然偶尔会有高光表现,可是时间一长就露馅打回原形。高水平联赛是高水平球员的试金石,是“鸡”是“狼”,几轮比赛就看得出来。
欧洲足球市场化和职业化非常成熟,只要是真踢得好的球员,不管世界上哪个角落,都会有球探或经济人去挖掘,但你踢得不好,倒贴再多钱也只能当陪练或倒倒水。
欧洲高水平职业俱乐部选人的根本原则是个人足球水准以及可能创造的价值,不会一味俱乐部利益去成全某个人,即使这个人是国王。
其实,真正的球员肯定都愿意到欧洲足球赛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如果在欧洲价值不高的球员在中国价值很高,那您说是欧洲足球市场的问题?还是中国足球市场的问题?
其实有些时候,球员也是者。一方面,有些球员“稀里糊涂”挣得盆满钵满,对他们的长远足球之没有多大好处;另一方面,有些有天赋的足球苗子“浑浑噩噩”踢来踢去,却不知道足球之在哪。
2、 加强青训的前提是做好青淘工作,如果只注重青训,不注重青淘,那么就可能总是培养出一群“猪”。
世界杯成功的队伍又让很多人认识到国足的未来在青训,但总是看的很片面让我们很担忧!一不小心就又弯。
拉一批年轻队员送到欧洲好好练、提高中超年轻队员比例、请大牌青训名帅、建立大规模青训等等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现在都知道建立系统的青训竞赛体系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建立在学校各年龄层、职业俱乐部各梯队、后备人才的训赛体系,不仅仅是要训练出一批队员,更是要淘汰大部分一般队员,让不适合踢竞技足球的早些退出,既不会耽误足球,也不会耽误自己,这就是“青淘”。
青训和青淘是青少年足球成长的一体两面,如果只注重青训,不注重青淘,那么就可能总是培养出一群“猪”。
优胜劣汰是青训,也是足球的根本运行规则。此届世界杯冠军法国,从12岁起的每一个年龄段,大概有8万名注册的小球员,经过8年高水平选拔和培养,这一年龄段中最终也只能培养出80名职业球员,法国足球优中选优的资本来自于的竞争和淘汰,这是“高卢雄鸡”盛产球星、青训领先世界而且国家队近二十年长盛不衰的关键要素。
如果不能处理好青淘问题,青训无从谈起,因为被淘汰就没可走,那谁还从小练这么成才率低的运动?
因此,不要一味讲青训,而要想办法建立健康的青淘体系,因为其是建立高效的青训体系的前提,很多人可能忽视了。当前有几个“青淘”方面问题在我们国家需要处理:
一方面认识水平提升,要对足球小将的理解和支持得达到社会化高水准,不能还是很多人认为“踢足球没啥出息”占主导。
二方面体教深层融合,足球必须与教育充分融合,踢球与学习两不误在足球小将成长过程非常重要,万一被淘汰了也能继续学习而保障。
三方面足球市场和行业,要扩大足球开发,发展多方位、多层次的足球行业和产业,让那些被淘汰的孩子,有广泛的就业空间,而无太多后顾之忧;但这点其实挺难,比发展房地产难多了。
给中国足球出主意的声音很多,说要学或意大利或克罗地亚,说国少队、国青队、国家队都按一个风格模子打造必成大器。
但是少年队、青年队、成年队队员不同,打法怎么可能全糅合成一个风格,难道从少年时期开始,不符合这打法的队员必须排除?难道从少年开始,不符合这打法的技术必须不学?
我去过不少欧洲国家,虽然主要接触手球俱乐部和国家队,但还是贯通的,他们的教练无不说,从少儿开始就从不克制队员技战术方面的天赋、和发挥,但各种技术打法都要练,长年累积,自己自然会发展出最适宜、最舒服的技术方式,最终才有可能呈现无限可能的技战术水准和组合!
队、阿根廷队、巴西队在俄罗斯世界杯也早早出局,他们的世界杯故事告诉我们,打法没有一劳永逸,没有常胜将军。
意大利队、荷兰队没有俄罗斯世界杯的资格,但他们的防守反击和全攻全守打法盛行,即使有再辉煌的过去,有再多人的喜恶,也逃脱不了“适者,优胜劣汰”的根本竞技规律和“动态发展,起伏涨落”的根本运行。
打法没有什么先进不先进之说,只有合适不合适、有效不有效之谈。只要有效,能进球、防得住,就是好打法。
这届世界杯成功的队伍中英格兰队、法国队、比利时队都是秉承复合打法,既能打传控,也能打防守反击,面对队、阿根廷队、西班牙队、巴西队、克罗地亚队时能低调地主打防反,面对一些弱队也可以潇洒地主打传控,有机会打反击快攻时打快,没机会打快攻就以防守为主、控制节奏,走“机会主义”线,有时场面还不好看,但往往效果很好,这是攻守均衡、灵活的集中体现。
而有些队伍踌躇满志,想先发制人,像、巴西、比利时、阿根廷、克罗地亚等队的失利往往都与太过于自信球队的传控进攻,而偶尔“冒进主义”失误被对手抓住反击。
从规律上来说,赢不赢球与打法如何无直接关系,都是各队自身在执行打法的过程中的效果不同而已,“先进”打法照样能输,“落后”打法照样能赢,所以,国足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不能在打法上太纠结、太固执。
一味的模仿所谓先进打法,而没有所谓先进打法的载体(运动员),结果导致像。所有适合球队高效的打法往往是顺其自然、浑然天成、应变自如,而不是打造、人为捏合、保守的。
所以,真正的强队肯定是传控、快攻、远射、边、支点、定位球都得到位,而防守又稳固、沉着、均衡的队伍,中国队本也应如此。
球队要在明晰运动员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自身弱点,在合适高效的技战术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对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应变,调整到最佳的技战术水准而形成打法,而不是根据设想的先进打法风格塑造队员、队伍,即使看上去很先进,却失去了队员个性和特点,而失去了队伍锋芒。
但人无,国家队打法是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得根据队员……,不像俱乐部可以花钱买适合教练设定的战术风格的队员。球队的胜负主要归于队员,而不是打法。
此届世界杯日本队更可敬的地方是2018年4月份裁掉大牌外教任命西野朗,新主教练带队不到三个月就打入16强、差点儿战胜比利时,一方面要归因于日本球员水平和稳定,另一方面要归因于日本国家队的建设自信。世界杯之后,西野朗就下课了,教练也不权位,足协也不纠结教练,相当潇洒。
据网上消息,“本届世界杯八强主教练的薪水总和是1530万欧元,而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的薪水高达2300万欧元”,中国足球还停留在请名帅、好好练、大投入等等方法上。
现在日本足系健全,球员风起云涌,打法水到渠成,当然身材对抗劣势,以及职业联赛发展的瓶颈,还是会影响日本足球持续的进步。
我们也许得承认国家足球发展得还比较落后,很多还在学,很多学不会,日本足制我们当前还可能不能完全学来。
足球发展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足球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少利益没摆平,不少关系没理顺,不少问题没解决,不少思想没统一,不少市场没开发,解决这系列矛盾,也许得用“催化剂”,申办世界杯也许能促进各种矛盾的化解,进一步解放足球生产力。
与其他竞技项目相比,世界杯的竞争激烈以及蕴藏广泛可能性,每一支参赛队都有表现的舞台,在比赛没结束前每支队伍感觉都有竞争力,谁好像都能取胜成为主角。
而奥运会很多项目都是优势国家的游戏,很少发生翻天覆地的竞技格局,其他国家队员主要就是参与。而且奥运会项目举办繁多复杂、城市单一,很多是冷门项目,大量靠投入,收益难以。
俄罗斯举办世界杯展示了不同举办地的风采,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而且改变了很多人的形象,无论是从上,还是经济、文化上都大获全胜。在当今全球经济不佳的下,承办奥运会遇冷而申办世界杯狂热是情有可原的。
此次世界杯,冰岛30多万人口,乌拉圭300多万人口,克罗地亚400多万,塞尔维亚700多万,800多万,丹麦500多万人口,都是“芝麻小国”,为什么他们足球水平那么高?足球人口多、足球联赛很系统这是共同基本原因。
人口基数与国家足球水平关系不大,而足球人口和国人平均足球水平往往与国家足球水平息息相关,而足球人口和国人平均足球水平与国家足制紧密相关,而人们对足球的认识水平才是决定足制的根源。
在欧洲、南美,足球就是,就是生活需要。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有几个人真在踢球?有多少足球比赛?有几个人在从事足球行业?
中国足球说(喷)的人多、(真)看的人少、踢的更少,从小踢到大的更是少之又少,把足球当话题和娱乐的比把足球当事业和梦想的多得多。
只有当我们自己理解并反思了“你自己看球、踢球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才更深理解中国与欧洲足球的差距。
自己喜欢足球、自己踢球,才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周边的孩子去踢球,更多孩子去踢球,中国足球才有更大的希望。中国足球,人人有责,绝不是大话。
反之如果你觉得踢球就是别人球员的事,那么让未来的谁去踢球?如果足球运动员都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踢球,那国足的未来在何方。